连藏误区,陷下去还是自拔?
原载《岭南连艺》关于连藏,据了解,普遍存在误区:
一、旧成癖 旧的就是好的,“文物意识”有余,鉴赏眼力不足。对旧书中真正好的作品,认识剖析者少,说了也说不出所以然。
何为真正好的作品?浅显点说,连友、美术专业人士都认同的;连友只作一般认同而专业者认同的如《我要读书》(贲庆余、王绪阳)、《红旗谱》(刘汉)、《耕云记》、《无穷的水源》(刘国辉)、《阿Q正传一百零八图》,按其画风,若非程十发而是其他“不出名”作者所为,连友会追捧吗?能真正品味其风怀疑。《山乡巨变》属“一致通过”的作品,全套中哪一册画得最好?好在哪里?我听过连友的评论,也往往基本搞错,审美趣味的问题。
也许连友不赞同我的说法,认为“各花入各眼”。说对了一部分。但专业就是专业,要不设立美术学院干吗?造型训练何用?审美能力的训练何用?
二、唯名家是从 其实,不少“名家”作品、得奖作品水平有限。追逐名家,是连藏不成熟的表现,是连友自我信心不足底气不足的表现。
真正好的艺术是不分名不名家的,我从来持此看法。是名家同时又是好艺术,当然最好。
我到书摊淘书,发现摊主们聪明了不少,动辄名家长名家短。他们究竟知多少?选书时我专捡那些天知地知我知他们不知的名家(我心目中认为);其次,艺术品位高但不太出名的,即有些连友认为的垃圾书。很便宜,买得爽心,摊主赚的小小,我赚的多多。
三、误解70年代作品 认为那时的不少作品“画得多么细致啊”,“多么工夫啊”。
其实是战战兢兢,紧有余松不足,艺术的一大禁忌。如上海人美版的《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便是特例,对这两本书我不敢太多恭维。说其价值,文物多过艺术。
四、普遍轻视80年代作品,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的最大变化是形式,形式对连环画带来视觉上的勃勃生机,至少是愉悦。连环画情节的表现手段也上了台阶,不比此前的那么“朴实”,那么直白。对80年代作品,望连友补回“形式与手法”这一课。不是你选择年代,是年代选择你。
总的说,之前的作品,从形式与手法看,是无法与这个时期同日而论的(形式主义不属本文话题,另候专题评说)。
我很看好80年代作品,从前景而言,无论价值还是价格,都将有大大的提升空间。目前,连藏小报普遍由连友自费经营,那份执着、那份真诚,每每令我感动。但也看到,相当部分小报,存在眼光比较狭隘的通病,我在上文提及的问题,于小报间很容易感觉出来。加之,对小报,美术专业人员普遍不介入,反正你怎么写我就怎么看,造成缺乏专业批评的局面。缺乏专业批评的小报,只能永远地流于通通信息,发表些东家长李家短的话,说不出所以然,也道不出有些个水准的理儿。长此以往,专业人员也就更不屑了。
从另一角度看,以往创作过连环画的画家们早已洗手不干了,任务完成了,干别的高雅的东西去,不屑提连环画了。
究竟高雅了多少?依我看,仍是俗人一个,我也不例外。如果说连藏有误区,画家、评论家的误区也不小。
说实际点,首先还是从提高小报的审美眼力入手为要。艺术鉴赏力低,小报的水平想提高也难,大抵如此。
我总不敢忘记王家龙先生,先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藏德”也好。有眼力但知道什么叫宽容,艺术的发展事业离不开宽容,宽容是底气足的表现。
文:赵克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