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藏随感录(2)
连友参与连藏活动的热情有待提高
上期"连界评选活动应有广大连藏者参与"一文刊出后,有位连友来电话与笔者谈了这个问题。他说:这似乎不应该怪评选活动的组织者。普通连友参与连藏活动的积极性的确不高,即使发出了选票之类,结果也不会太好。连友们这种活动似乎比较淡漠。举个例子讲:某连藏报登出的一些请广大连友答疑的问题,似乎总是提问的多,回答的少,这说明订报的连友没有把这种参与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当然不排除因连友连识不高回答不出问题这种情况,但一个回应者都没有,就很说明问题了。
仔细想一想该连友的这番话,再对照一下连界的现状,觉得他的话是有一些道理的。除了各地连界的活跃分子外,广大普通连友参与意识的确不高。有人可能会说:这或许是收藏者的"特性"吧。但看看我们身边其他的收藏圈子,就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
以烟标收藏界为例吧。我因与东北烟标收藏大王刘洪利相熟,所以这两年来我有幸参与了刘先生主编的《东北烟标》报的编辑和排版工作。给我的印象是,烟标集友的参与热情是很高的,常常是刊上提出一个问题,应者十几甚至灵敏十,需要编刊者根据来釜底抽薪内容归纳出几种答案,集中上刊作为最终的答疑。也许因为烟标收藏具有特殊性吧,广大集友(他们管收藏同好叫"集友"或"标友")主动向烟刊赠烟标复品、赞助钱款的很多,以至于"鸣谢"和"会员奉献录"要成为两个单独的栏目,期期露面。有位陆水平先生是位烟标收藏家,他自己办报,却不忘扶助其他的刊物,经常三百五百的赞助《东北烟标》,《东北烟标》能出刊15年,办到310多期,除了主编者刘洪利先生的无私奉献和对烟标的执著外,也与广大烟标集友的支持分不开。《东北烟标》举办的烟标刊售和拍卖活动,常常是争夺得很激烈,需要刘先生以个人的威望加以平衡。最近,刘先生要编一本"烟标收藏大全",消息发出后,建议和意见如雪片般飞来,每期都要集中一版来刊发。这部书的编撰,想当编委是要掏腰包做奉献的,但这些标友毫不吝啬,少者几十,多者三五百,还有两位甚至每人拿出5000元。广大集友积极提供研究文章,提供自己整理的烟标藏品目录,甚至把自己珍藏的烟标珍品拿出来制版,总之什么都舍得。就是说,广大烟标集友真正把编这本"烟标收藏大全"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了,他们那种团结和默契地配合,绝不是用几句话就能形容得出的。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对无论是烟标界的"领袖"们,还是普通集友,都是极佩服的,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公心:只要是有益于烟标收藏活动的,大家就坚决支持,绝不考虑个人的得失和一己私利,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而且,每位烟标收藏家都大力挖掘藏品,以复品促进交流活动的开展。在烟标界,交流活动一向是收藏者们"主攻","标贩子"们是处于弱势的,与我们连藏界正好相反。
当然,烟标界也不是世外桃园,也有一些混水摸鱼者混迹其中,但是,大环境好得很,他们的不良作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我想,烟标界的这种现状,除了广大标友很注重交流、参与外,也与标界拥有一批品德高尚、有组织能力、让大家服气的烟标收藏家有很大关系。
回头看看我们的连藏界,至少交流活动的主角还是书商。除了一些热心连友和各地有名望的连藏家外,多数连友对各地连刊的支持还仅限于订阅,参与热情就差一些。连藏家"领头羊"的作用发挥得也还不够。有些所谓的"连藏家"的所作所为与其身份也极不相称。东北的某位在某个题材上号称全国一流"家"不就断然拒绝了某位编书连友提出的借用其部分藏品使用的要求吗?某位连友也总把"收藏是自私的"挂在嘴边,有的连友甚至连别的连友借其藏品复印一下,都怕灼伤了封面而使连册保存寿命减少。这些连友的行为,你很难说他们是对还是不对,因为在大多数连友的头脑中,这样的行为似乎并没有什么错。爱自己的藏品吗!也许正因为大多数连友都持有这种心态,才造成了连界与标界的不同。
我们对连藏还存有热切的希望,是因为还有象王家龙等全国各地具有奉献精神的连友们,还有那些牺牲个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自费办刊的连友们,还有许多默默关心和支持连界发展的连友们,及急待需上领上路的普通连友们,因此尽管连藏界不那么让人乐观,我们大家还是坚守着不肯放弃。我们希望广大连友团结起来,不断提高连识,不断提高对各种连藏活动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让连藏界象其他收藏界一样,是齐心协力、一呼百应、众志成城的局面,那个时候,我们也会象烟标集友一样,以我们自己的收藏项目而自豪。
希望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文:投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