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如何走出低谷
我国的连环画出版从79年至84年达到高峰,于85年开始跌入低谷,至今一蹶不振,热爱连环画的朋友们祈盼着连环画能够早日走出低谷。
连环画是怎样走入低谷的呢?让我们回顾一下84年左右的出版发行情况吧。
在经过十年浩劫后,连环画也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出版发行业呈现出一派蓬蓬勃勃的动人情景。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几家美术出版社,都把自己历年来的精品重新再版,同时又组织了画家绘制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新作品,一时间,百花灿烂,五彩缤纷。连环画事业一派生机勃勃。可是,就在这时,一些不正常的倾向发生了;随着武侠热的升温,各非正规的美术出版单位插足进来。一时,各种粗制滥造的武侠连环画成千上万册地印制,真有点排山倒海之势。供大于求,达到了饱和状态,造成连环画大量积压。这一反常现象,严重干扰了连环画的正常出版工作。而这时,外国的卡通画册,也乘虚而入,连篇累牍的大量印刷发行,使我国的连环画出版工作腹背受敌,加之电视这一艺术形式走进家庭。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非正常的出版高峰必将跌入低谷。
一部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即是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又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奇葩。即可藏之书屋,又可随身携带,是任何电影电视艺术所取代不了的。
那么,如何才能使连环画走出低谷呢?我个人认为不妨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 再版“文革”前老连环画艺术家们的精典作品。例如,上海美术出版社的老版《红楼梦》,《中国历史人物》等套书及其他优秀的单本连环画。
二、系统的出版老连环画家的个人作品集。例如将张令涛、胡若佛、陈光镒、王叔晖、刘继卣、赵宏本、刘旦宅、罗兴、汪观清、杨逸麟等艺术家的作品,重新面世。
三、 一些老连环画家解放前及“文革”期间的悲惨身世和他们一生创作的艰辛,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传奇性和故事性。可组织人员编写成电视剧,广为宣传。这样,即可引起人们对连环画家的认识和爱戴,也可使人们知道连环画过去的辛酸历史,引起人们对连环画的关注和热爱。
四、整顿连环画出版市场,优胜劣汰。组织老中青优秀连环画家编绘一批优秀的连环画。但选材要精,绘画要优,继承老连环画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宁少勿滥,为连环画打一个翻身仗。
五、组织市级或省级乃至全国级的民间和专业连环画收藏家的藏品展览会,为广大连环画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机会。“以书会友、鉴赏观摩。”这必将会成为连环画爱好者的一次难忘的盛会,对推动收藏、购买、重视连环画事业都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六、组织强有力的写作人才,撰写一批如何鉴赏,赏析优秀连环画作品的文章和专著,从艺术角度和欣赏技巧方面来品味连环画,以及连环画家创作连环画的趣闻轶事,来引起人们对连环画产生极大兴趣。这样,必将为连环画的复出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七、全国性的连环画工作会议,已开过多次。建议今后召开连环画工作会议时,除邀请专业人员外,能否适当的邀请一部分民间的业余连环画爱好者代表参加会议,因为他们接触社会较多,了解下层情况较多,对连环画艺术及发展前景有一种独到的见解,他们会为我国的连环画工作出谋划策,擂鼓助威的。
以上这些建议,是自己的一点管窥之见,不知尚有可取之处否。当然,现在出版界存在着很多难言之隐,像资金匮乏,出书难等等。要实现上述建议,谈何容易。不过我们是否可分几步走,逐步的推动我国的连环画出版工作走出低谷,再现雄姿。只要我们充满信心,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大胆尝试,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我想,这一天终会来到的。
文:吕 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