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生动形象的文革史(图)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出了毛主席的一个重要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因此,全国掀起了一个上山下乡的热潮,几年之内,形成了1600万人的知青大军。
以知青为题材的连环画应运而生。上海出版的一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系列从书最为著名。有反映在北大荒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生活的《“银花”朵朵开》,有反映农场知青生活的《朝霞》,有反映插队知青生活的《新松屯后代》,还有反映回乡知青生活的《组织委员》、《浪花尖上的歌声》等等。
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全国有两面旗帜,工业战线是大床,农业战线是大寨。围绕“双学”而创作的连环画,由于是题材原因并不是很多。但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基本都是真人真事。如:《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铁人”王进喜》。
河北遵化县的沙石峪大队,被誉为“当代愚公之乡”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终于改变了沙石峪的面貌,粮食亩产一跃跨过了长江。连环画《沙石峪》详细记叙了这一过程。
通过历史来教育群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除了有些历史事件被有些人加以篡改,成为突出宣传某些个人的历史注脚以外,这类连环画可以说是文革中最少文革特点的连环画。
战争是这类连环画的主题。大到一场战争,小到一场战斗,从井岗山开始,一直到解放后的剿匪几乎概括了我党我军的成长全过程。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先烈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成为人民永远怀念的英雄。如张思德、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他们的故事都被编成了连环画。
发生在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和六、七十年代的抗美援越,是新中国成立后两次非常特殊的战争。这两次战争都出了连环画。反映抗美援朝的如:《友谊颂》、《烈火红桥》、《顶天立地》、《剑》、《昨天的战争》、《望云峰》、《英雄儿女》等。文革连环画的创作尽管在客观上起到了繁荣文艺的一定作用,但由于它的出发点在于为现实阶级斗争服务,是作为阶级斗争的武器而出现的,因此,它不仅在内容上打上了“左”烙印,也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接受"阶级斗争为纲"的观点,而且形式上也大搞公式化、要领化、形式化,造成了连环画这一文艺形式在艺术水平上的退步。
图解政治。任何文艺形式,在阶级社会里,都不能脱离政治。但是,不应变成政治艺术,否则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但在文革中,任何文艺形式都成了政治的“艺术版”。
由于他创作只有这一个主题,因此也就造成了文革连环画的一个最大特色:雷同。如当时流行的一个顺口溜所说,所有故事,基本都是“队长犯错误,支书来帮助,揪出一个狗特务。”
形而上学。为创作而创作的作品必然脱离实际。首先是阶级关系简单化。任何一个人物,不是无产阶级的,就是资产阶级的,几乎没有其他形象。其次是人物形象脸谱化。正面人物,总是画得漂漂亮亮,名字也起得响亮。反面人物,一律猴头猴脑,贼眉鼠眼,名字也是一听就叫人恶心。再次是故事情节概念化。
缺乏艺术水准。尽管文革中也还有一些出名的连环画家有作品问世,但迫于当时形势,在创作上也要遵循“三突出”的原则,创作出的人物,也摆脱不了脸谱化的束缚。再加上不讲求艺术标准,只注重政治方向,创作出的东西自然更加缺乏艺术性。因此,同文革前的连环画相比,艺术水准是从整体上倒退了。
文:高成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