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木兰辞》
《连环画收藏》2002年9月及2003年2月分别刊登了莫任及朱永延连友对《木兰辞》的见解,本人觉得颇为有趣,亦加入商榷之列。
记得去年莫任连友在购得李耕《木兰辞》后与本人交流,认为此作品最接近原作,其根据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朱永廷文章对于《木兰诗》起源的根据也是同样一书。同一来源何以出现两个不同见解?
《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木兰诗》,历来认为是“北朝乐府”中的一首。此诗两次提到“可汗”和“燕魏之际鲜卑歌”颇有些类似。多数研究者认为此诗产生于北魏,但诗中有些词语和有些诗句的风格,又和唐朝作品相近,因而它可能是一首鲜卑歌,经南人翻译加工,变成了我们看到了《木兰辞》。
在朱永廷一文中,“一千多年的北魏时期,大兴安岭是荒山野岭。因此,《木兰辞》中的主人公不可能是一个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鲜卑人,而是莫任先生由于不知一点历史及地理而胡乱猜测的。”朱先生也应知道,《木兰辞》是由一首鲜卑歌经流传至江南后,由汉人译为汉语并改编而成的。又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鲜卑,中国古代属东胡系统的民族一。居于鲜卑山。近年来,考古、历史、地理学与民族史研究,颇以为鲜卑山即大兴安岭。鲜卑人秦朝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的中、北部。鲜卑族在晋在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互相交往和斗争中自然同化。尤其是北魏在统一中国北部过程中和统治的148年里,尽量吸收中原汉人先进文化,使鲜卑族与汉人名门大姓结合吸收到统治集团之中,鲜卑人进一步封建化,北魏制度也完全中央集权化。隋唐以来,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了。由上可知,北朝时期,正是鲜卑族向汉文化逐渐融合的时期,可见《木兰辞》里同时存在关“天子”与“可汗”以及服饰上的“同”与“异”。同时,全长1200公里,宽200-300公里的大兴安岭,哪怕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也非全都是荒山野岭。而当时,正是当地各民族互相交往和斗争最为频繁的年代。我认为,《木兰辞》故事中的木兰,极可能是以北朝时期的鲜卑人为原型而创作的。
朱永迁先生一文说到,“历史上‘花木兰’有四个……”。这本身就矛盾,历史上如果有花木兰,也不可能是四个,只能是一人。而“地方志”只能做参考并不能做为历史根据。查阅《词海》,对“木兰”的释文:文学故事人物。曾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故事最早见于北朝民歌《木兰诗》。其姓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对于莫任先生文章中,“汉族军队为入伍补给制,即军需物资由国家供给。”这在汉人统治的各朝代大都如此,并非“杜撰”。朱永廷先生列举罗成、薛丁山等人自带兵器入伍之事,应该是小说中的情节或是军官自带称手的兵器罢了,而其中有的人是传说中的人物。
连环画中取名《木兰辞》或《木兰从军》的有很多,我看过的有王仲清、倪绍勇、严绍唐、凌涛、汪玉山、王叔晖、刘旦宅、项维仁、张世申等画家的作品,大都很精彩、传神,但木兰等人的形象青一色都是汉族服饰。本人同意莫任先生的观点,李耕的《木兰辞》是最接近原著的连环画。因为李耕的作品最接近原著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及故事主人公所处的生活环境。
文:庞伟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