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市里总要到工人文化宫里淘宝,看看有啥新的邮票、连环画之类的。每次竭力抑制自己的购买欲望,但大多数逛完后都囊空如洗,有时甚至连回程的车票钱都要另放一处,免得回不了家。常言道,花钱最怕女子逛街进商场,而男子是怕沾烟酒靠赌桌。我与烟酒无缘,赌场上更是个“棒槌”,按时下标准,可称得上是十足的“无用之人”。常有人戏问我:你的钱都捐给银行了吧!我常常不答,笑颜对之。
我不是集邮发烧友,也没想着有朝一日靠倒腾邮票发一把。对此,我是真没想过,一则没钱,买的东西都是些便宜货;二则咱也不懂得收藏之道。所以完全凭的是个人的乐呵,寻求的是一种对陈年旧事的追忆。跟邮票结缘,是因为看了友人的几大集邮册,当时看得人心潮澎湃,觉得方寸之间竟能包藏宇宙,实在是妙得很。由此,我也关注起了邮票,试着去收集。集过邮的朋友都晓得,真若集邮那学问是很大的。单讲收集,就有集新邮和集旧邮,有按年份集的,也有按种类集的;有集中国的,也有集外国的;至于什么枚、张、套、连、组、本、册、版铭、票题、暗记、水印、再版票、原版票、志号、齿孔、票形、材质、票背、票边、票幅、印刷、过桥等集邮术语更是海了去了,总之奥妙无穷。真的要专门搞这行,恐怕入门都要几个月,若想借着从中盈利,那跟炒股,玩基金就相差不多,尤恐更难!
连环画,相信很多朋友是不大熟悉了,不过提及“小人书”,如我般年龄的朋友或许还能依稀记起,因为我们习惯用这个称呼。回首往昔,那段童年时光留给我的依然是充满着温情和亲切的记忆。我之所以对文史感兴趣,并走上从教语文的道路,与这段“连环画”的启蒙引导是分不开的。现在难得在书店里看到早先那原汁原味的“小人书”了,文化宫的一些古旧连环画却延续了我童年的梦!不过,集连环画和集邮一样,做精了是会盈利的,但我都不是此道中人。
前段时间,央视“百家讲坛”请了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讲收藏。听马先生讲述收藏故事的确算得上是赏心乐事。马先生以他个人丰富的收藏经历打底,在精彩讲述的同时,也一再道明“人生立于天地之间转瞬即逝,任何收藏品在个人手中都只能是停留一段时间,在收藏物面前,每个人都是过客,谁都不能真正占有收藏物”的收藏哲理。都说人是握着手来,摊着手去,收藏物也罢,名和利也罢,最终都会烟消云散。然而,快乐和感动是属于我们的,“心为物役”终难品悟人生潇洒,而试着跳出这个怪圈,你会发现天地原来真的是这般宽阔,人生原来也有别样精彩……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上一条:
一套《铁道游击队》最高卖10万 下一条:
难忘小人书 承载几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