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艺网-寻宝堂
买东西 购物车 登录 免费注册 寻宝社区 帮助 问题反馈
    高级搜索 我要卖
连藏探讨 连友新语
藏家风采 名人连缘
连藏常识 连藏行情
书市导航 连藏乐
全国第一届(1963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
全国第二届(1980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
全国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
全国第四届(1986至1990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
全国第六届全国美展连环画获奖作品
全国第七届全国美展连环画获奖作品

一世珍藏
--小人国国王的小人书
  王家龙,1941年生人。资料显示,他是国内收藏小人书最多的人。资料上说他共有藏书10000余册,他说那是10年前的数字。
  问他现在藏书有多少本,他笑着说大概是14000册左右,然后又想一会儿,接着摇头说他自己也不清楚。
  他的家在北京南郊的方庄,是早年这城里数得着的富人区,但供职于中国电影出版社的他和在人艺工作的老伴其实没有多少钱,钱都用来买书了。
  我们在他屋里坐了一会儿后,一直想不出具体藏书数字的他一乐,说:我有15柜子书。这15个柜子此时正分立于他家里的各处,阳台上,书房里,卧室里,其中父亲留下的旧式书柜很显眼,方方的匣子,全是小人书,让人想起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笑呵呵的王家龙坐在屋子当中,像个国王的样子。
  然后王家龙讲故事,神采飞扬。
  叶同学和小先生文库
  50年前,小学生王家龙有位称作叶同学的朋友,叶同学家住在外交部街办和医院的家属区,父亲是从国外回来的大夫。同龄的孩子都羡慕叶同学--他不但有精巧的小自行车,还有成套的儿童读物。王家龙常和同学们一起去叶同学家,几个好朋友吃完了糖果就挤在一起看连环画,一套开明书店出版的连环画《小先生文库》在那个时候让王家龙魂牵梦萦,拥有自己的小人书也成为他童年最大的愿望。
  住在东单三条的王家龙开始经常光顾离家不远的新华书店,那时他是个孩子,他热切的目光一次次抚摸着那些书页,那是栩栩如生的“小人儿”居住的地方……
  王家龙的藏品中有很多是那时就开始积攒、日后累积成套的。那些书被保存得很好,干净平整,丝毫无损。收藏者们管这个叫做好"品相"。他拿给我们看1954年上海三民公司出版的《红楼梦》,背后的标价是3,800元大约合成现在的人民币3角8分。
  “那时候东西都很便宜,鸡蛋才3分钱1个,一大块白薯也只4分钱,薄薄一本小人书要两三毛钱,对一个孩子而言,实在是奢侈品。”王家龙回忆起来,眉眼里尽是笑意,"当时我们家里的条件还好,一个月父母能给我一两块钱的零花钱,我把早饭钱也省下来,可是老吃4分钱一块的白薯也够难受的,老是忍不住放屁,搞得大家都笑我。"
  攒了2年小人书之后,上了初中的王家龙有了自己是最初的一部分收藏。以艰深如《百喻精新译》,浩大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情节与故事,在小人书里,只需几笔勾勒,便给了未谙世事的王家龙无穷的回味,暂不论以后的收藏带给他多大乐趣,只说他后来选择的人生之路,便和这些“小人儿们”分不开。
  1960年,王家龙顺利升入当时的北京艺术学院,专业是话剧系,走近他成为导演的梦想。"你看那些小人儿书,一页一页的,都是活动的舞台,每一幅构图,都是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体现。
  特权、打赌和藏匿
  王家龙说自己收藏小人书40多年了仍是执迷不悟,笑谈未来老之将至,他说出8个字:至死不渝,终生不悔。叮叮当当话语落地之处,一片阳光。
  佛教的教义里,有点忌讳“执著”这种态度,认为凡事一旦执著了,难免固执而错失事物的本真,甚而走火入魔。但听王家龙几个收藏故事,一份执著里,却听出几段真情,数分雅趣。特权、打赌和藏匿,便是其中3个。
  “特权”是指王家龙早在80年代,就超前享受了书店的开架服务。
  收藏连环画自然免不了去书店买书,王家龙迷了这“小人书”,一下就是40几年,从少年到青年乃至老年的漫漫岁月中,他每周至少跑一趟市里的几个大书店。营业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位老主顾却享有绝对的特权--只要王家龙走近书店的连环画柜台,营业员们便会主动打招呼,请他进柜台里任意挑选,还可以到书架后的小库房翻找暂没上架的新书,或者直接到大库房去选书,来了新书,书店会及时打电话通知他,碰巧出书时他出了差,只要留个口讯给书店,书店也总能把书留着。长此以往,王家龙成了书店进书的参谋,书店则成了王家龙的收藏搭档……别人因此笑说他有“特权”,王家龙也笑:“这些特权,于是无非是购书方便,对于书店,不也意味着增加收入吗?我们的合作还是令我源源不断地送去书款嘛。”
  “打赌”是个发生在1965年的小故事,那时候王家龙刚大学毕业,工作不久,藏书约2000册。一日同事望着满柜子的书发问:“这么多书,你都读过了吗?”王家龙点点头,同事还是怀疑:“这书这么新,哪儿像看过呢?”一时争执不下,便打了这么个赌,由同事随便抽出5本连环画,只告诉王家龙书名,再让他看1页内页。王家龙若能立即说出作者名字的话,同事便心悦诚服。一本一本小人书被同事从角落找出来,但只要王家龙看上一眼,作者名字便脱口而出。望着同事不再怀疑但仍然惊讶的眼神,王家龙笑说:“这千余册书,我每日都翻阅,有的看过不只一遍,之所以毫无残损,是我立有规矩。”同事抬头一看,书柜上一小纸条赫然--凡借阅者,需先“焚香沐浴”,再“签字画押”。
  “藏匿”这一段故事缘起于“文革”时期,王家龙的父亲受到冲击,大字报贴到了家里。到处都是红卫兵们在喊着破四旧的口号,抄家风甚烈。老父亲迫不得已,主动将期坦尼、契诃夫、曹禺、老舍的著作交造反派销毁。王家龙收藏连环画的事很多人都有耳闻,,无奈之中,他也交出了一些被称为"封资修"毒草的连环画。可面对精心保存下来的"小人儿王国",王家龙无法割舍。正犹豫间,电影《地道战》闪过眼前,联想起日本鬼子扫荡时,乡亲们实行坚壁清野。灵光一闪,王家龙决定藏匿珍品。入夜后,他将二百多册书用旧雨衣包裹严实,趁夜深潜入小楼地下的锅炉室,这个锅炉冬天供暖,夏天闲置,于是,数百册书藏进了无人注意的炉膛里,另外一些藏在盛粮食的大缸中,苦心经营,舍车保帅,政治风波让王家龙丢失了700余册连环画,但他的痴迷却让他保存了一部分珍品。
  小人书大世界 不图钱只为乐
  40多年的痴迷让王家龙成了国内小人书收藏的权威人士,从50年代的兴旺、80年代中期的低迷过渡到目前良莠共存的局面,他都和小人书一起面对市场。但今天的阳光让他睁开眼睛--自己的书柜里许多珍品已悄然升值:一套上海三民出版社的《红楼梦》,有人开价2万元,一本王叔晖的《生死牌》,在广州的书市上炒到2千元……和他朝夕相伴的小人儿仿佛一夜之间披上了快乐王子的金衣,光彩眩目。
  王家龙的藏品涉及门类很广,你会惊讶地发现,类似于《社会主义400年》、《邓小平理论·光辉的旗帜》等大部分的政论书籍也有鲜为人知的绘画本,《世界通史》、《中国近代史》等工具书也被绘成了鲜活明朗的连环画,难怪王家龙说自己有时候写论文时常常会从小人书中迅速查到争需的资料,人们常常说笑这个近60岁的老头儿竟喜欢孩子们的玩意儿,他们不知道,小人书中也有大世界。
  王家龙的收藏其实是一种冶炼情趣的人生态度,爱屋及乌,他也迷上了绘画,当20多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让许多连友赞叹不已时,王家龙笑坐一旁,历述这些画家的画风、流派,如数家珍,到了收藏后期,他甚至搜集那些自己喜爱的连环画家的其他画作来满足自己的痴迷之心。
  作为中国电影出版社的编审,王家龙的月薪是1000余元,不如在人艺当演员的老伴儿多,每次买书,老先生老太太总得商量一会儿--书价越来越高,常常是一套书就要用去千余元。老伴儿和王家龙风风雨雨这么些年了,对他的爱好一向支持,可也有不理解的时候--买好书没问题,可买那些粗糙草率、构图、造型支离破碎的书作什么呢?老太太不明白,老先生就急着解释:这是小人书发展过程的一个过程,让他们看到发展的每个阶段而不只是高潮和空白。
  王家龙是把自己10几柜子的小人书看做昨天的历史,他的收藏,也正是在准备着明天的历史。
  人和人不一样的,王家龙说。
  连环画在市场上升温了。出于各种目的,许多人都开始加入收藏行列,“‘连友’(连环画之友)们多起来了”。王家龙说。在“连友”中间,王家龙的威信很高,一方面是他藏书量大,另一方面是他的古道热肠为人称道--只要外地的朋友写信请他代为购书,他几乎从不推托。买了不算,还要仔细打好包寄去。王家龙骑车买书,然后骑车去邮局。他说不累。
  听王家龙侃书和听他讲市场大不一样,侃书的时候王家龙一点也不像个年近花甲的人,谈至兴酣,他随时都会站到凳子上从顶层的书架上往外拿书,信手拈来处,或一段佳话,或点滴知识,再点缀些个藏书趣事,听得你欲罢不能。可侃起市场,情形便不一样了,王家龙平淡地说出他那些珍品的昂贵价格,那些数字在他舌间毫无生气。“我不图钱,真的。我现在老了,几乎不再有其他爱好,只留下这一点乐趣,又何必在算计和谋划间把他破坏了呢?那些以藏养藏的连友们还年轻,他们的乐趣与我不同。”
  阳光在那时照着王家龙的银色头发,我想起他说过的话,他小时候最大的爱好是看小人书,渐渐长大了,便有了滑冰、游泳、打球等多个爱好,可到了老了,又觉得一生收藏的小人书是自己最大的乐趣。
  然后王家龙送我们出门。他执意要送,一直送到离家挺远的公共汽车站,道别后,他转身回家,有银色头发的背影实在是像个国王的样子。
文:九冰子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从《石门平叛》看李自成的形象塑造
   话红线
   北疆抗暴的壮烈场景
   尴尬
   动物入画更添彩
   连环画《白鹿原》话题二---阅读心得